人们去市场,去超市购物,有时说去“买东西”来代指购买一些商品的名称。那么,为什么不说“买南北”呢?当然,这是个老话题了,但我今天老话重提的目的是——把关于“买东西”'的解释,归纳在一起,以便于大家一目了然。
一、“买东西”与南宋大儒朱熹有关系。
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,在街头遇上好友盛温和,盛手提一竹篮子说自己急着去店铺,回头约朱到家长叙,朱望盛手中竹篮问:“贤弟手提竹篮何用?”盛答:“装东西”,朱问:“不能装南北吗?”盛答:“不可,东方属木,西方属金,竹篮子装得,南方属火,北方属水,竹篮子何装?”后世据此说,买货物称买东西。
二,“买东西”与乾隆皇帝有关。
据说乾隆皇帝有一天晚上微服私访翰林书院。当时几个翰林书生闲得无聊正在打牌赌钱。一见外人进屋,书生们忙收拾赌具放到一只柳条筐里。乾隆故意问及那柳条筐里是什么,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,“是东西”。 乾隆帝一听很奇怪,就问,“东西,怎么不叫南北?”老翰林说,“这可不行,东方甲乙木,西方庚辛金,南方丙丁火,北方壬癸水,所以,只能叫东西不能叫南北。南就是火,要烧起来的,北就是水,要漏的。这是五行之道,妇孺皆知。”听完后乾隆惊叹不已。后来上朝就此事宣布“东西”这个词可以使用,于是,中国词典里,就有了“东西”一词。(还有一说与崇祯帝有关,内容与此类似,这里略过。)
三、“买东西”与我国朝代有关。
在汉朝的时候,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长安城了,而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是东市和西市。到了唐长安城,市设朱雀门街以东的,谓之东市,设朱雀门街以西的,谓之西市。买卖货物,必往东市或西市去。由此民间自然约定俗成为“买东西”。
四、“买东西”与《说文解字》有关。
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 “东”为:“动也,从木。”而在苏宝荣先生看来,“东 ”: 当是古橐字,盛物之囊( 橐 tuó:一种口袋)。两头开口,以绳束之 。 ‘东’像其形。因此 “东”字的本义有可能是 “两端扎起的袋子”。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中说“西”:“鸟在巢上。象形。” 经过考古研究得出,“西 ”的古文和籀文字形酷似 “卤”字 (籀 zhòu 汉字的一种文体),许慎说 “卤”为 “从西省 ,象盐形”。“西 ”的本意可能与 “卤”、“盐罐 ”有关。由此推断,“买东西”可延伸理解为装在口袋里、罐子里或篮子里的物品。
五、“买东西”与我国建筑朝向有关。
我国古代建筑,现今建筑的朝向多为坐北朝南。因北属水,为阴;南属火,为阳。因此,风水中流行着“坐北朝南”的说法。既然房子都是坐北朝南,那么市集的方位自然都会在房屋的东西两边,更方便逛街选购,就使得东西市集更为重要。由于建筑朝向南北,集市又在东西,因此民间逐渐把购买物品形容成“买东西”。
六、“买东西”与五行属性有关。
五行中,东属木,西属金,南属火,北属水。按照五行观念推衍,东西南北中,与金木水火土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,即东代表金,西代表木,南代表水,北代表火,中代表土。而古人认为,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体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物质做成的,因此,顺乎其然地便把"东西"二字当成了用来泛指物质、物体的代名词了。因而形成了“买东西”一词。
七、“买东西”与中医理论,文言文以及字面意义有关系。
五行在我国中医理论中,因水、火二行,中医指心与肾——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;在药理中指代排泄物。所以,古代文言文中,水火代指大小便。比如,古代监狱里犯人放风时间称为“放水火”。从五行属性上看:北水南火,字面意思指水和火;引申义比喻根本对立的事物,指水火无情。也可比喻灾难、艰险。由以上三点可看,南北为水火,即是无情无义,又为大小便之意。比如人们说一个人行为举止恶劣,常常会说,“真不是个东西!”即是说这个人品行比大小便还要肮脏。因此,只可“买东西”,而无论如何不能说“买南北”也是这个道理。
来源:百度百家号 伊阅君聊文化